在汽车零部件制造车间,拧紧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。然而,如何正确设置螺丝的拧紧程序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。从产品规范中的目标扭矩到实际的工艺过程,每个阶段都需要精确的扭矩和转速控制。
想象一下,一个需要达到1Nm的紧固点,我们希望工具能够在短时间内(满足生产节拍要求)准确达到这一目标扭矩(满足质量要求)。时间短意味着需要提高转速,但转速过快可能导致工具和系统在达到目标扭矩时无法及时停止,从而产生过冲现象。因此,通过工具设置来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,需要技术和经验的积累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通常采用两步或多步拧紧策略。以下是针对螺丝拧紧工艺的具体参考设置:
使用第5步扭矩控制方式,低速(约50rpm),时间上限设为30秒,执行拧紧动作。
检查拧紧结果界面,查看是否达到目标扭矩、螺钉是否成功拧入产品、总拧紧角度以及拧紧曲线贴合点位置。
根据总拧紧角度(或螺纹圈数)分布第三步的拧紧角度。通常,第三步的拧紧角度为总拧紧角度减去第二步旋入角度(90-180°)和第四步、第五步预留角度(约200°)。
可选反转认帽及认牙阶段,主要用于外六角螺栓的快速认帽,但会增加拧紧节拍。
第三步的快速旋入阶段,可以先设定工具允许的最大速度的80-90%,然后在不出现故障的前提下逐步提高转速以优化节拍。对于自攻钉,针对塑料件速度不超过400-600rpm;对于铝件等自攻,速度不超过最大速度的80%。
贴合点扭矩预设为目标扭矩的20%,实际值可根据曲线进行调整。
最终以低转速(约50rpm)进行终拧紧,确保拧紧质量。
对于自攻钉的拧紧,在汽车行业推荐转速为400-600rpm。高转速可能导致浮高现象,因此需要相应调整目标扭矩。
在白色家电和3C行业,为了提高生产效率,可以按照约1000rpm的转速设置,但相应的扭矩需要有所减小以避免滑牙现象。
遵循上述紧固工艺进行拧紧枪的转速和力矩设置,将最大限度地优化紧固时间,提供可靠的夹紧力,避免过冲,从而满足质量要求。
随着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发展,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在众多的生产环节中,螺丝拧紧作为一个看似简单但却至关重要的步骤,其准确性和效率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顺利进行。伺服拧紧螺丝刀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化工具,凭借其先进的工作原理和出色的性能,在现代生产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本文将深入探讨伺服拧紧螺丝刀的工作原理,并分析其在提高生产效率、确保产品质量以及实现自动化操作等方面的显著作用。
自攻钉,顾名思义,是一类具有钻头功能的特殊螺钉。它们无需预先打孔,凭借自身的螺纹和钻头,能直接旋入材料,形成稳固连接。这种钉子具有出色的防滑、耐腐蚀和低成本特性,因此在各种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。
螺丝锁付,这一看似简单的组装工作,实则隐藏着诸多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不良状态。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剖析螺丝锁付中的四大隐形故障——浮钉、滑牙、漏锁和垫片漏装,并探讨如何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。
近年来,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,螺丝供料机构作为现代生产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。这些机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生产线的运行效率,还能够大幅降低因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与成本。针对不同的生产需求,螺丝供料机构已经发展出多种类型,每种类型都拥有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。
在众多吹送式螺丝供料机中,送钉管作为螺丝传输的核心部件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然而,传统的送钉管在面临大尺寸螺丝或特殊工况时,常常出现卡钉、翻滚等问题,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并增加了维护成本。此外,送钉管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也是关键因素。
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制造业环境中,任何生产线上的小错误都可能引发严重的质量问题,甚至导致整个生产线的瘫痪。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,众多企业纷纷引入了整线装配防错技术。坚丰,作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,推出了新一代智能拧紧工具防错软件,以智能化的监控和防错机制,实时捕获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,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精准无误。
随着汽车制造智能化趋势的加速,螺栓装配的要求也日益提升。特别是在汽车总装、四门两盖、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位,不仅需要确保夹紧力可靠,还要保证拧紧数据的实时传输,不容有失。JOFR坚丰智能拧紧工具控制器应运而生,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。
带垫片螺丝是一种头部带有垫圈的特殊螺丝,垫圈通常由橡胶、塑料或金属等材料制成,具备多种功能,如缓冲、隔离、防水、防震和防松。带垫片螺丝在防水和减震方面表现更出色。
在汽车装配领域,坚丰自动送钉机的应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和高精确度,显著改进了传统的装配方法。本文将深入探讨自动送钉机的技术特点、应用案例,以及其在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关键作用。
汽车门锁,作为车身的关键部件,安装于车门及其立柱之上,肩负着将车门稳固锁紧的重任,对整车安全防护至关重要。门锁一旦松动,不仅会干扰车辆的正常运作,还可能对车辆的整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