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汽车零部件制造车间,拧紧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。然而,如何正确设置螺丝的拧紧程序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。从产品规范中的目标扭矩到实际的工艺过程,每个阶段都需要精确的扭矩和转速控制。
想象一下,一个需要达到1Nm的紧固点,我们希望工具能够在短时间内(满足生产节拍要求)准确达到这一目标扭矩(满足质量要求)。时间短意味着需要提高转速,但转速过快可能导致工具和系统在达到目标扭矩时无法及时停止,从而产生过冲现象。因此,通过工具设置来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,需要技术和经验的积累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通常采用两步或多步拧紧策略。以下是针对螺丝拧紧工艺的具体参考设置:
使用第5步扭矩控制方式,低速(约50rpm),时间上限设为30秒,执行拧紧动作。
检查拧紧结果界面,查看是否达到目标扭矩、螺钉是否成功拧入产品、总拧紧角度以及拧紧曲线贴合点位置。
根据总拧紧角度(或螺纹圈数)分布第三步的拧紧角度。通常,第三步的拧紧角度为总拧紧角度减去第二步旋入角度(90-180°)和第四步、第五步预留角度(约200°)。
可选反转认帽及认牙阶段,主要用于外六角螺栓的快速认帽,但会增加拧紧节拍。
第三步的快速旋入阶段,可以先设定工具允许的最大速度的80-90%,然后在不出现故障的前提下逐步提高转速以优化节拍。对于自攻钉,针对塑料件速度不超过400-600rpm;对于铝件等自攻,速度不超过最大速度的80%。
贴合点扭矩预设为目标扭矩的20%,实际值可根据曲线进行调整。
最终以低转速(约50rpm)进行终拧紧,确保拧紧质量。
对于自攻钉的拧紧,在汽车行业推荐转速为400-600rpm。高转速可能导致浮高现象,因此需要相应调整目标扭矩。
在白色家电和3C行业,为了提高生产效率,可以按照约1000rpm的转速设置,但相应的扭矩需要有所减小以避免滑牙现象。
遵循上述紧固工艺进行拧紧枪的转速和力矩设置,将最大限度地优化紧固时间,提供可靠的夹紧力,避免过冲,从而满足质量要求。
动力电池包托盘是用于支撑和固定汽车动力电池的组件,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。它是电池管理系统的一部分,能够保护、固定和散热,确保电池包正常、安全和可靠运行。
自动拧紧系统凭借其高精度、高效性、智能化等显著优势,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,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,自动拧紧系统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,为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坚实支撑。
通过电机或其他动力源的驱动,拧紧轴能够对螺栓或螺母施加扭矩,直至达到预定的拧紧力矩。在拧紧过程中,拧紧轴展现了其出色的精确控制能力,包括对扭矩大小、拧紧速度和角度等参数的精准调控,这些特性共同确保了螺纹连接的可靠性和一致性。
智能螺丝刀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之一,凭借高度的自动化与智能化,显著提升了装配工作的精度与效率。其先进的扭矩控制、角度监控、实时反馈、数据分析以及自动校准功能,共同确保了装配过程的高质量与可靠性,为企业带来更广泛的工业应用场景与更显著的生产效益。
在螺栓拧紧的高要求工艺中,分步骤拧紧和多步拧紧是两种广泛应用的策略。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操作流程和目标,共同致力于确保螺栓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。
涡轮增压技术作为汽车、航空航天及军事工业的核心支撑之一,其核心部件——涡轮增压器的制造精度直接决定了产品性能与可靠性。该设备由转子、压气机、密封装置、中间体及精密轴承机构等构成,对装配工艺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。在此背景下,坚丰公司凭借其创新的自动送钉拧紧技术,为行业提供了高效、精准的解决方案。
智能电批定位力臂,作为现代工业领域的创新工具,其应用范围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汽车制造边界,深入渗透到3C电子、家用电器等多个行业,凭借其卓越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适应性,轻松应对各行业的拧紧挑战。
坚丰在涡轮增压行业的自动送钉拧紧技术应用,不仅显著提升了装配过程中的精度与效率,还以其高度的灵活性与稳定性,为制造行业的高质量、高效率生产树立了新的标杆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的持续深化,坚丰将继续引领自动送钉拧紧技术的发展方向,为更多领域的精密制造贡献力量。
在新能源电机及电控装配领域,螺钉的作用至关重要。特别是对于电池这一核心部件,螺钉的稳固性和防拆性都是关键要素。为满足这些高标准要求,我们提供了一种定制化的自动送钉拧紧解决方案。
坚丰智能拧紧系统为您提供独特、高效、灵活且全方位的互联解决方案,支持产业可持续发展,应对当前及未来的各类制造挑战。系统可根据您的节奏逐步部署,随时添加新设备,完善智能产线。坚丰股份致力于全面赋能客户成功,客户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!